夏日的灌南乡村,暑气正浓。在连云港市灌南县新安镇一间略显陈旧的农房里,12岁的小洋正趴在崭新的书桌上一笔一画地写作业。阳光透过新装的玻璃窗洒在他专注的脸上,身后柔软的床铺、隔音的墙面、床头亮着的学习机,构成了这个男孩人生中第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间刚刚由灌南县消防救援大队精心打造的“火焰蓝梦想小屋”,不仅改变了孩子的学习环境,更在这个特殊的家庭里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一间小屋的温度?
作为结对帮扶对象,消防队员们早已把这个家庭的冷暖放在心上。定期送去的米面粮油解决了基本生计,而孩子渴望一个安静学习空间的眼神,让大队党委下定决心要做些什么。今年初,“梦想小屋”公益募捐倡议发出后,全队消防员纷纷响应,1.5万元爱心款很快筹集到位。?
刚刚交付使用的“火焰蓝梦想小屋”
改造过程中,消防员们化身 “设计师”,他们带着卷尺一次次上门测量,根据小洋的身高定制书桌和椅子的高度。考虑到家中环境嘈杂,他们特意选用隔音材料粉刷墙面;担心孩子学习遇到困难,在床头安装了带护眼灯的学习机。“施工时孩子总在门口偷偷看,眼里放着光。”参与改造的消防员说,看到小洋搬着课本走进新房间时露出的笑容,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火焰蓝的守护接力?
小洋的“梦想小屋”并非孤例。这已是灌南县建成的第4间“火焰蓝梦想小屋”。在田楼镇,14岁的留守儿童小雨有了带储物柜的书桌;在堆沟港镇,患有失聪的小宇房间里装上了方便起身的扶手和防滑地板。每一间小屋都有专属的改造故事,每一处细节都凝结着消防员的用心。?
“改造一间房,温暖一个家,更能照亮一段成长路。”徐国栋的这句话,道出了这项公益行动的深层意义。在灌南县消防救援大队的帮扶清单上,“梦想小屋”只是其中一项。“蓝焰奖学金”激励品学兼优的困境学子,“蓝焰助学金”为濒临失学的孩子续上求学路,“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确保每个孩子都有人牵挂。每月的常态走访中,消防员们既当“辅导员”,帮孩子检查作业,又当“安全员”,排查家中用电隐患,还当“知心哥哥”,听孩子们讲学校的趣事。季度集中关爱活动里,消防站内的体验课、红色教育基地的研学行、与消防员一起包粽子的端午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精神滋养。?
志愿者了解孩子学习生活情况
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大队就开展各类关爱活动 23 场次,覆盖困境儿童127人次。这些身着“火焰蓝”的守护者,用日复一日的坚守,编织出一张温暖的关爱网络。?
让希望之光持续闪耀?
在灌南县消防救援大队的荣誉室里,一面写着“情系学子暖人心”的锦旗格外醒目。这是去年受助大学生送来的感谢。多年来,大队党委始终将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社会责任的重要部分,从“梦想改造+”关爱计划到常态化帮扶机制,形成了一套可持续的关爱体系。?
“下一步我们要给每个‘梦想小屋’配备成长档案袋。”灌南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薛挥介绍,大队正在策划新的关爱项目,将联合学校建立学习帮扶小组,邀请退休教师担任志愿辅导员,定期开展科普教育和心理疏导。“不仅要建好小屋,更要让小屋成为孩子们逐梦的起点。”
温馨的梦想小屋
夕阳下,小洋房间的灯光亮了起来。这个曾经趴在饭桌上写作业的男孩,如今正坐在窗前认真演算数学题。窗外,消防员们种下的石榴树已抽出新枝,正如这个家庭的生活,在温暖的守护中,悄然生长出向上的力量。而在灌南大地,更多“火焰蓝”的身影正穿梭在乡间小路,将这份温暖延续到更远的地方。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