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

博将资本:人形机器人为AI 下一波浪潮

时间:2024-03-11 14:47 来源:网络阅读量:7263   会员投稿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指导意见》按照谋划三年、展望五年的时间安排作了战略部署,制定了人形机器人发展目标: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要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要取得突破,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机器人发展一小步,都是未来的一大步

1950年,图灵在《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中,对机器人的未来做了非常精彩的展望,今后的机器人会像人类一样,拥有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

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工业机器人出现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的美国,它就是如今在工业、物流场景中随处可见的机械手。机械手没有自主意识,所有执行的动作都需要通过人类设计规划。

后来,在物流及制造业,AGV,即可移动的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这种机器人基于RFID、激光雷达或视觉传感器的SLAM地图重建和导航,但任务和调度仍依赖云端的操作系统。比如法睿兰达研发的工业移动机器人,以地面纹理导航技术,可满足复杂作业场景下任意场景的全程无人搬运需求。

如今,波士顿动力的“ATLAS”、达闼科技的“Pepper”、马斯克的“Optimus”,均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运动控制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水平,这些机器人具备类人形态的机械结构,拥有先进的传感器和算法,能够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优化的智能系统。

见识过ChatGPT展现出的强大能力后,人们对通用人工智能或强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拥有了很高的期待: 在可预见的未来,机器人将对社会变革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作用,将人类从低级和高危行业中解放出来,使人类能够专注于高级智慧活动,从而提升生产力水平和工作效率。

受限于技术发展水平,现在的机器人制作成本还居高不下,随着机器人产业链的完善和技术创新的推进,机器人在某些行业相对于人工将更有成本优势。从节约成本角度来看,未来各行业对机器人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2020年至2030年,中国劳动人口预计将从989百万人降至963百万人,劳动参与率预计将从68.4%降至65.2%。同时,中国的平均劳动力成本已显著增加。2017年至2021年,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从人民币7.43万元增加到人民币10.68万元,同期复合年增长率为9.5%。因此,许多行业产生了利用机器人应对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成本增加相关挑战的巨大需求。

人形机器人,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人形机器人是具有与人类似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式(双足行走、双手协作等)的智能机器人。目前人形机器人并没有普遍定义 ,但根据专业书籍《Humanoid Robots》的归纳,人形机器人应当能“在人工作和居住的环境工作,操作为人设计的工具和设备,与人交流”。在此前提下,人形机器人最终应具有与人类似的身体结构,包括头、躯干和四肢,使用双足行走,用多指手执行各种操作,并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和决策智能。

作为通用化程度高、高度集成和智能化的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既需要极强的运动控制能力,也需要强大的感知和计算能力。其技术难点在于尽可能模仿人的各类场景下“感知-认知-决策-执行”的过程,涉及仿生感知认知技术、生机电融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视深导航技术等各领域的尖端技术。

2023年5月,在特斯拉股东大会上,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展示了人形机器人的最新进展,该人形机器人平稳行走,并能在工厂中执行简单任务,同时具备精准的力量控制和记忆功能,马斯克预计人形机器人未来的需求可能远超汽车。

2023年8月,达闼人形双足机器人XR4亮相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这款机器,全身大量采用了轻质高强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拥有60多个智能柔性关节,采用并联驱动结构和高扭矩密度电机,单腿峰值扭矩高达600N·m,可高灵敏高动态运动,支持实时接入达闼云端大脑,通过多模态大模型RobotGPT赋能,具备多模态融合感知、认知、决策和行为生成能力,实现高性能的具身智能,以接近人类智慧的能力开展工作。

与其他机器人相比,人形机器人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对其运动精度与算法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多模态大模型而言,可以通过模型参数量增大和训练数据量增大等方法来进一步提升模型效果。从GPT-1到GPT-3,模型的参数量从1.1亿个增长到了1750亿个,而PaLM-E已经达到5620 亿个参数,目前还未看到参数量与数据量增长对模型效果提升的瓶颈。未来关于AI通用大模型的研究会持续进展,参数量与数据量会持续增长直至达到瓶颈,多模态大模型也将随之更加智能精确。

达闼创始人黄晓庆预测,未来3-5年之后,人类将走向通用型的人形双足机器人时代。届时,机器人将以进入ToC的行业为主,并可以被训练使用人类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人就变成了通用的机器人。因此他判断,人形双足机器人将成为最重要的机器人形态。

长期来看,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达万亿规模,有望成为继智能驾驶电动车后又一AI落地场景蓝海,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机遇。在这个过程中,国内供应商有望凭借成本优势快速切入“本体+零部件”环节,加速关键技术国产替代的进程,完善产业链相关布局,博将资本也将持续关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挖掘有价值的企业进行赋能,共同创造更高价值。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